企業戰略發展規劃

打造百億元和全國一流建築企業集團

  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政策法規
守護百姓錢袋子 |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知多少?
來源:本站   時間:2023-05-31 17:04:07    閱讀:388
【字号:


近年來,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,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,形勢嚴峻,而且新騙術、新手段層出不窮。為了預防、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,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,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 權益,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,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,該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。

  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?


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,通過遠程、非接觸等方式,詐騙公私财物的行為。


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規定了哪些禁止行為?


1.不得制造、買賣、提供或者使用用于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的設備、軟件;

2.不得為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幫助:

(一)出售、提供個人信息;

(二)幫助他人通過虛拟貨币交易等方式洗錢;

(三)其他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支持或者幫助的行為。

3.不得非法買賣、出租、出借電話卡、物聯網卡、電信線路、短信端口、銀行賬戶、支付賬戶、互聯網賬号等,不得提供實名核驗幫助;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系開立上述卡、賬戶、賬号等。

違法後果

1.刑事責任:組織、策劃、實施、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,構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

2.行政責任:尚不構成犯罪的,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;沒收違法所得,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,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,處十萬元以下罰款。

3.民事責任:造成他人損害的,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等法律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。

4.懲戒措施:對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實施相關違法行為的單位、個人和相關組織者,以及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關聯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,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記入信用記錄,采取限制其有關卡、賬戶、賬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櫃面業務、暫停新業務、限制入網等措施。

5.限制出境:對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的人員,出境活動存在重大涉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嫌疑的,可以決定不準其出境;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,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,決定自處罰完畢之日起六個月至三年以内不準其出境。



常見的騙局


刷單返利類詐騙


打着“足不出戶,高額傭金”的旗号在網上發布兼職廣告,前期做任務時詐騙分子會小額返利,引誘你上鈎并下載刷單APP,多次刷單後便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,而受害人墊付的資金早已被詐騙分子轉走!

虛假投資理财類詐騙


通過發布推廣股票、期貨、外彙、虛拟貨币等投資信息吸引具有一定收入、熱衷于投資理财的群體,以交流投資經驗、拉入“投資”群裡、“專家”直播課等形式逐步騙取信任并誘導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虛假投資網站、APP上進行投資,前期小額投資試水可獲返利,一旦受害人加大資金投入就會發現資金無法提現獲全部虧損。

虛假網絡貸款類詐騙


詐騙分子通過網絡媒體、電話、短信、社交軟件等發布辦理貸款、信用卡、提額套現等廣告信息,打着“無抵押”“免征信”“無息低息”“快速放款”等旗号,以事先收取手續費、保證金、驗資、交稅等為由,讓受害人轉賬彙款,甚至騙取受害人銀行賬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賬、消費,從而實施詐騙。

冒充客服類詐騙


主要以網購群體對作案對象,詐騙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竊取、收購買家網購信息及快遞面單信息,以快件丢失、退款、理賠等為由,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,對受害人實施詐騙。

冒充公檢法類詐騙


當你突然接到自稱公檢法等機構的電話說你涉嫌違法犯罪,要求你将資金轉入安全賬戶時,百分之百是詐騙!

溫馨提醒


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千變萬化,需要我們多了解多防範,請記住“三不一多”原則,守護好自己的“錢袋子”!

未知鍊接不點擊

陌生來電不輕信

個人信息不透露

轉賬彙款多核實


内容來源南澳檢察





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