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·【禁毒課堂】禁毒 | 禁毒法律法規你知道哪些?
來源:本站
時間:2023-07-26 16:53:39
閱讀:10517
8、非法買賣、運輸、攜帶、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、幼苗罪;指違反國家毒品管制法規,逃避海關監管,非法運輸、攜帶、郵寄毒品進出國(邊)境的行為。
指違反毒品管理法規,販賣、運輸、制造鴉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、嗎啡、大麻或者其他毒品,違反國家禁毒管制的行為。走私、販賣、運輸、制造毒品罪在毒品的數量上即使是鴉片不滿200克、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依然構成犯罪,可以量刑。
根據《刑法》第348條之規定,非法持有鴉片1000克以上、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,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,并處罰金;非法持有鴉片200克以上不滿1000克、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滿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,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罰金;情節嚴重的,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
指明知是走私、販賣、運輸、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,而為其進行窩藏或者幫助掩蓋其罪行,以逃避刑罰處罰的行為。一般犯罪的動機各有不同,可能是因為錢财,可能是因為親情,可能是出于義氣等等,但是隻要是明知而故犯,包庇了毒品犯罪分子,就屬于犯罪需要接受懲罰。
1.有可能實施包庇行為的人一開始并不知曉所包庇者是毒品犯罪,而後來才知情,但仍然幫助其繼續走私、販賣、運輸、制造毒品。2.必須是主觀上認知到是走私、販賣、運輸、制造毒品。包庇他人進行毒品犯罪是法律所不允許的行為,切記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!
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贓,而為毒品犯罪分子藏匿、轉移、隐瞞的行為。依照《刑法》第349條的規定,為犯罪分子窩藏、轉移、隐瞞毒品、毒贓的,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情節嚴重的,處于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指違反國家有關法律、規定和海關法規,逃避海關監管,非法運輸、攜帶醋酸酐、乙醚、三氯甲烷或其他經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劑進出國(邊)境,數量較大的行為。依照《刑法》第350條之規定,非法運輸、攜帶制毒物品進出境的,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罰金;數量大的,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;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為其提供前款規定的物品的,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,單位犯該罪的,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同一規定處罰,對單位判處罰金或予以罰款。
指違反國家有關管理法規,非法買賣醋酸酐、乙醚、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經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劑,數量較大的行為。易制毒化學品是指國家規定管制的可用于非法生産、制成合成毒品的原料、配劑等化學品,共分為三類,第一類主要有麻黃素、黃樟油等,第二類有苯乙酸、醋酸酐、三氯甲烷、乙醚、哌啶;第三類有甲苯、丙酮、甲基乙基酮、高錳酸鉀、硫酸、鹽酸。
指違反國家法律、法規的有關規定,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,私自種植罂粟、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行為。非法買賣、運輸、攜帶、持有 毒品原植物種子、幼苗罪:指違反國家對毒品原植物種植的管理法規,非法買賣、運輸、攜帶、持有未經滅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、幼苗,數量較大的行為。
指違反國家禁毒法規,以引誘、教唆、欺騙為手段,促使他人吸食、注射毒品的行為。
指違背他人意志,使用暴力、脅迫等手段,迫使他人吸食、注射毒品的行為。
指行為人利用自己的住房或者其他場所,召集、收留他人吸食、注射毒品,并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。
指依法從事生産、運輸、管理、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、精神藥品的單位和個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,向吸食、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、精神藥品的行為。